四、多方努力,改善淮光小学办学条件
刚到村里工作的第一次支部大会就是在淮光小学召开的,也是我和全体党员见面的大会,我的印象特别深。当时淮光小学灰暗的教室、破旧的桌椅、残损的窗户对我触动很大,我想不到我们近郊的小学条件竟这样艰苦,我从那时起便暗下决心要想方设法改善淮光小学办学条件。我不放过每一位来到村里视查的市里领导,每次我都将他们领到淮光小学参观,让他们亲眼看看淮光小学的现状,并通过他们为我们争取各方面的支持。先后有市人大副主任陈神州、市教育局副局长朱迅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朱士新、市外办主任刘开会、市侨联副主席徐苏斌、致公党副主委刘敏、市科协副主席常先波、市人事局等部门的领导实地考察了淮光小学,看了之后他们对淮光小学非常关心,份份为改善淮光小学的办学条件出谋划策。经多方共同努力,在今年3月份争取到90万元“明德小学”建设项目,目前该项目已完工,正式投入使用。今天的淮光小学已经焕然一新,教室里窗明几净,真得要令城里孩子羡慕了。
五、努力争取市直各部门的支持,为淮光村办实事
200*年12月组织了一次“科技、文化、卫生”三下乡活动,为村民请来了蚌医附院、铁路医院、蚌埠一院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为村民义诊,发放了农业科技宣传资料,请来知名书画家给村民写春联,这一活动受到群众欢迎,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今年元月,市人事局的两个党支部、市人事考试中心党支部的党员来到淮光村开展“走进新农村”主题活动,机关党员实地考察了黄泥山电灌站、淮光小学,并和村民一起座谈新农村建设。
今年春节前夕,市人事局薛惠宇局长带着全局干部的爱心基金,看望慰问了村里14名五保户。当了解到乔学恒老人腿部残疾行动不便时,薛局长当即答应帮助解决安装假肢的费用。在正月里就将400元假肢款送到乔学恒的手里,现在他已经丢掉了双拐,行动比以往自如多了。
7月上旬连日暴雨造成淮光村大部分农田积水,加之龙子湖不断向鲍家沟排水,形成严重内涝,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。我村黄豆种植面积1500亩,其中受灾1200亩,绝收200亩,减产1000亩。与此同时,淮河流域遭受了1954年以来全流域最大洪水,7月6日长淮卫镇布置了淮河防汛抗洪任务,我村负责850米河堤,24小时不间断的巡堤护堤,上堤人员不少于30人。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,我及时将我村内涝和抗洪的情况向局里作了汇报,就在抗洪最艰难的时刻,市人事局王刚副局长带着全局同志的5000元捐款来到淮河堤坝上,看望慰问抗洪勇士们。
今年9月能与安徽科技学院建立联系,更是离不开市人事局领导在其中为我们牵线搭桥,薛惠宇局长、王刚副局长还亲自陪同科技学院专家到我村进行实地考察。
在农村工作期间我还多次跑到市财政局、市农委、市林业局汇报我村的情况,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,市林业局徐超局长亲自带着林业专家来我村考察,市农委、财政局答应明年在蘑菇项目上给予经费支持。
回顾一年来在淮光村的工作和生活,我感谢村两委班子、全体党员、村民代表和广大村民们在这一年中对我工作上的支持、生活上的照顾。在这一年中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,增长了很多见识。在百年一遇的洪水面前,我看到了我们淮光村人干群一心、众志成城、不惧艰难的英雄气概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能够继续发扬抗洪精神,就一定能让我们淮光村富裕起来,一定能把淮光村建设成美丽的家园。
由于我在农村的时间还比较短,工作上还缺乏经验,使我在看问题时还不够深刻,处理问题考虑得还不够全面,今后,我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,按照选派工作“六句话”的目标要求,埋头苦干,奋力拼搏,为淮光村多作贡献。